
此次進行的科研試驗段鋪筑,在通過室內試驗研究后,因路制宜,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技術實施方案。在保證路面行車及路用性能要求情況下,將玄武巖纖維加入瀝青混料中,檢驗結果表明,與普通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相比,高溫性能動穩定度提高了62.5%;低溫抗裂性提高了35%;水穩定性提高了25%。路面各項性能全面提升,路面壽命預估延長6-8年左右。
同時,路面結構加入玄武巖纖維后,路面總厚度降低6厘米,節約瀝青混合料6624噸,每公里降低工程造價100萬元,降低瀝青混合料在原材料生產、混合料拌合、運輸、攤鋪及碾壓5個階段碳排放總量27.6萬噸,各階段機械燃油能源消耗降低248MJ,達到了節能減排目的。
據了解,玄武巖纖維是以火山噴發形成的天然玄武巖石為原料,將其破碎后投入熔窯中,加熱至1500℃熔融狀態,通過鉑銠合金拉絲漏板快速拉制形成的纖維。因生產屬期短、工藝簡潔,沒有工業廢水、廢氣、產生,且附加值高,被譽為“綠色新材料”;又因其顏色為金褐色,生產過程稱為“點石成金”。
“通過大量研發,我們開發了適合各等級路面鋪筑的不同規格短切玄武巖纖維制品,并形成了系列性研究成果和完善的知識產權體系。”玄武巖纖維混凝土省工程實驗室技術負責人王兆侖說,在瀝青路面中,短切玄武巖纖維對路面起到明顯的加筋和橋接作用,極大提高了路面的柔韌性,有提高低溫抗裂性、抗疲勞性能以及抗水害性能等路用性能。
目前,河南交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玄武巖纖維應用技術,已經在息邢高速、周南高速、鄭西高速堯欒段、東四環跨京港澳高架橋路面工程、登封少林大道改擴建、靖鹽高速路面改造等10余項目進行了應用,面積達60萬平方米。后續將在全高速公路建設中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。